1、把肥料施到植物莖稈邊緣
這是一個普遍的誤區,很多農戶認為越靠近莖稈部位,根系越密集,施肥的吸收效果越好。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植物主要是靠毛細根吸收養分和水分,而毛細根都分布在主根的外側。
因此,施肥位置應根據植物的根系分布來確定。果樹的毛細根一般是分布在樹冠滴水線位置,施肥就應施在這個位置,才能保證肥料的吸收率。
2、作物出現缺肥癥狀后才施肥
當作物已經顯現出缺肥癥狀時說明作物已經缺肥一段時間了,而且肥料施到土壤中,再到被植物吸收利用,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一般是一周左右。如果作物出現缺肥癥狀后才施肥,作物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處于缺肥狀態的,嚴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
因此,作物施肥應根據作物的生育期和需肥特性進行施肥,肥料在水田吸收利用速率較高,在旱地吸收利用速率較低,根據實際情況,提前1~2周將需要的肥料施入土壤,以保證作物能正常吸收養分。
3、作物長勢好,產量就高
在農業生產中,很多農戶都存在偏施氮肥的現象,因為氮肥能促進作物長勢,使其生長茂盛。殊不知作物的生長包括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作物前期主要是營養生長,需要氮肥促進,而后期則是生殖生長,此時期氮肥過多導致營養生長過旺,會抑制生殖生長,使作物產量和質量下降。
因此,氮肥不能盲目使用,應在作物生長前期使用促進營養生長,而后期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來促進生殖生長。
4、只施氮磷鉀肥,不施中微量元素肥
氮磷鉀是大量元素,在作物生長中對大量元素的需求量最大,但是除了這三大元素外,其他如鈣、鎂、硫、鐵、錳、鋅、硼等中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小,但是也很重要,如果缺乏,就會出現各種不良癥狀。
一般來說,有機肥用量足的田地不會缺乏中微量元素,但是有機肥用量少、土壤質地差或者是種植對某種元素需求量大的作物的田地,就會出現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癥狀。
因此,在施肥時,除了施用充足的大量元素肥,還應根據地力和作物需肥特點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其實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多施有機肥。
5、只要施肥充足,就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不只是施肥量決定的,而是與很多因素都有關系,如土壤性質、肥料養分釋放特性、作物吸收特性、水分、溫度等。
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施再多的肥,作物無法吸收利用也是白搭。
因此,施肥時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沙質土比粘質土容易流失養分,施肥因少次多用,而粘質土則相反;鉀肥比氮、鉀肥易溶解流失,因此要把握好施肥時機;有機肥比化肥作用慢,應早施或作為基肥。
6、施肥不分時間段
有的農戶施肥不分時機,覺得只要把肥料施進土壤,作物就能吸收利用。其實各種作物都有一定的生育期,各個生育期所需的養分種類和數量都不一樣。
要在其所需時間段提供相應的養分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不分時期亂施也沒有用,不僅是一種浪費,還可能造成土壤負擔。文章來源:網絡
利特生物|土壤深耕,肥料更吸收 !
利特生物|肥料施多了,發生燒苗現象怎么辦
利特生物|果園怎么用有機肥?說的太好了!
利特生物|農作物缺硼常見癥狀,記得收藏!
利特生物|有機肥“忌”盲目施用,學會測土不犯難
利特生物|常見病害防治順口溜,好學易記快收藏
利特生物|土壤、腐植酸、微生物都很重要!三者密不可分
利特有機肥|豆粕做有機肥的原料有什么好處嗎?利特生物|有機肥長毛還能用嗎?揭開“毛”的真實身份利特生物|果樹為啥要施生物有機肥?5大原因,不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