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揭開這些“毛”的真實身份吧,否則無法判定好壞。
有機肥上面的“毛”,真實身份是“菌落”!
有機肥的顆粒表面布滿白色的菌絲簡稱“長毛”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下文簡稱植保所)生物防治實驗室研究員李世東教授介紹,有機肥長毛,是因為微生物菌肥中微生物在適宜環境下進行大量繁殖,并不是肥料有問題,而恰恰說明了其中微生物活性高,抗逆性好,在惡劣環境下能夠存活。
菌落,是指由單個微生物細胞或一堆同種細胞在適宜固體培養基表面或內部生長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細胞為中心的一團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構造等特征的子細胞集團。各種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狀、邊緣、表面、質地、顏色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是衡量菌種純度、辨認和鑒定菌種的重要依據。菌落特征與微生物的菌體形態結構特征密切相關。例如,細菌、酵母菌不形成菌絲,其菌落僅生長在固體培養基表面,與培養基結合不緊密,可用接種工具將其全部挑起;而放線菌、霉菌的菌體大多分化為營養菌絲與繁殖菌絲,營養菌絲深入培養基中吸取營養,具有與培養基結合較緊,不易挑起等特征。
通俗點說,就是指細菌或者真菌在固體培養基上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見的菌塊。
由于生物有機肥中菌種的抗逆性、含量、活性等數據不好考量,因此,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初步判斷生物有機肥及其中有機質的好壞。
第一是看,看微生物菌肥存放或者用到地里一小段時間,會不會長毛;
第二是聞,正規菌肥選用的有機質發酵出來應該是無異味無惡臭味的。
現在咱們來說說有機肥長毛的好與壞問題。
據筆者觀察
大部分有機肥所長的“毛”大多是細菌菌落,這是肥料里面所添加的活性菌菌種質量好,菌種的活性高,而且有機肥的有機質、粗蛋白等含量比較高,細菌才能快速繁殖形成菌落。這確實是優質微生物有機肥的一個標志。
目前來說,大部分有機肥所長的“毛”大多是細菌菌落,也就是我們往肥料里面添加的細菌,在適宜的溫度、濕度、足夠的營養、和適宜的環境下,快速繁殖在肥料表面形成的菌落。這是肥料里面所添加的活性菌菌種質量好,菌種的活性高,而且有機肥的有機質、粗蛋白等含量比較高,細菌才能快速繁殖形成菌落。這確實是優質微生物有機肥的一個標志。
至于極個別的有真菌菌落的有機肥,大部分是被真菌入住的情況。而形成綠色和黑色菌落的情況,大多是霉菌造成的。那么,霉菌感染是不是非常的不好呢?
當然不是啦!霉菌絕大部分是對人體有益的,比如民間制作醬豆的時候,發酵大豆時的情況,我從小吃這個東西,挺健康的。就算有時候混進了少許有害真菌,也不必要大驚小怪的。不是所有的有害真菌都能引起作物病害,在真菌里面引起作物病害的品種非常少。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微生物有機肥里面有可以致病的真菌,所有大可不必擔心什么。
所以,如果再見到有機肥“長毛”的情況,不要大呼小叫了。畢竟,市場上那些“長毛”的有機肥表現都是很優秀的,不但增產明顯,改良土壤、防止病害效果也比較突出,目前為止還沒有因為使用“長毛”的有機肥致病的呢!